药名:大黄(da huang)
別称:黄良、火参
出处:《神农本草经》
分类别:泻下药
产地:四川、宁夏及甘肃等地
性味:性寒,味苦
归经:归胃、肠道、肝经
功效:泻下攻积,清热去火泻火,散血消肿止痛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
主治:实热积滞便秘,血热吐衄,目赤咽肿,痈肿疗疮,肠痈腹痛,瘀血经闭,产后瘀阻,跌打损伤,湿热痢疾,黄疸尿赤,淋证,水肿;外治烧烫伤
本品呈类圆锥形形形、圆锥形形、卵环形或不守则条状,长3~17cm,直径怎么算3~10cm。除尽外皮者表面层黄琥珀色至红琥珀色,有的内见类黑色网状结构质感及星点(非常规异型维制约)散在,使用量的外皮棕黄褐色,多具绳孔及粗鱼尾纹。质夯实,有的学校稍软松,剖面淡红色琥珀色或黄琥珀色,显颗粒物性;茎部髓部坦荡,有星点环列或散在;根木部健壮,具牵扯状质感,转变成层环很深,无星点。气馨香,微苦而微涩,嚼之粘牙,有砂粒感。
内服: 煎服,5~15g;入汤剂应后下,或用沸水泡服。
大黄中含散布型和切合型蒽醌类研究物,还含鞣质类、二苯氯乙烯苷类、萘酚苷类和苯丁大环内酯组成等。
大黄能增添肠消化消化吸收,限制肠内含水量消化吸收,推进排泄;大黄有抗病菌感染用途,对好几种革兰氏阳性反应和假阳性病菌均有限制用途,但其中最铭感的为匍萄球菌和链球菌,不但为白喉杆菌、伤寒和副伤寒杆菌、支原体肺炎双球菌、痢疾杆菌等;形成对流感病毒样本也限制用途;会因为鞣质引起,故泻后又有便秘的症状问题;极为有利的胆和健胃用途;不但,还是有止血、保肝护肝、降血压、较低血清蛋白质等用途。1、治口疮粘膜炎:大黄、枯矾等分,为末以擦之,吐涎。(《圣惠方》)2、治虚劳吐血:生地黄汁半升,川大黄末一立方寸匕。上二味,温地黄汁一沸,纳人黄(末)搅之,空肚顿服,日三,瘥。(《千金方》)3、治伤寒阳明腑证,阳邪入里,肠中含燥屎,腹满痛,谵语,燥热,手和脚濈然汗出,不恶寒,痞满燥实全见者,这样来汤下之:大黄(酒洗)四两,厚朴(炙,消皮)半斤,枳实(炙)五枚,芒硝三合。上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二升,去滓,纳大黄,更煮取二升,去滓,纳芒硝,更上微火1两沸,分温再服,得下,余勿服。(《伤寒论》大承气汤)
《本草纲目》:下痢赤白,里急腹疼,小便淋沥,实热燥结,燥热谵语,婴儿黄胆,诸火疮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下瘀血,血闭,寒热,破癥瘕凝聚,留饮宿食,荡涤肠胃病,推陈致新,通利水谷,调中化食,安和人体五脏。《药效论》:主寒热,消积,炼五脏五行,通妇女经候,利淤血,破痰实,冷热水症瘕,宿食,利尺寸肠,贴体内湿热肿,主幼儿寒热时疾,烦热,蚀脓,破留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