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来源
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.、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.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.的干燥根和根茎。
二、相关名
粉草、生草、节甘草、甘草梢、国老、蜜草、蜜甘、美草、灵草、灵通、主人、大嗷、蕗草、炙草、炙甘草。
三、产地
甘草主产于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等省区,以内蒙古伊盟的杭旗一带、巴盟的橙口及甘肃、宁夏的阿拉善旗一带所产的品质最优,西北其他地区、东北、华北亦产,目前已有人工栽培。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。光果甘草主产于新疆。
四、采收加工
春、秋两季采挖,以春季产者为佳。切去茎基、幼芽、支根及须根,再切成长段后晒干。
五、性状鉴别
甘草根呈圆柱状体形,长25~100cm,内径0.6~3.5cm。外皮稳固不一。界面红浅深褐色或灰浅深褐色,具可观的纵鱼尾纹、沟纹、皮孔及稀松的细根痕。质强有力,段面愈发氯纶性,黄小白,粉性,形成了层环特别,光谱线放射性状,经常有裂缝,显"白菊花心"。根颈呈圆柱状体形,界面有芽痕,段面西南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别的。
胀果甘草根和地下茎实木的修长,有的分支,外皮粗燥,多灰咖啡色或灰咖啡色。质坚固,实木的玻纤多,粉性小。地下茎波动芽多而粗硬。
光果甘草根及嫩芽酒质较坚固,有的发枝,外皮不光滑,多灰粽色,皮孔细而不突出。
炙甘草为类圆圈或圆锥体圈厚片,本身面红红褐色或灰红褐色,微有质感。切面蓝色至深蓝色,产生层环显著的,电子束放射学状。稍显黏性。具香浓气,味甜。
七、性味归经
甘,平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心经。
八、性能特点
本品味甘性平,主入脾、肺经,兼入胃、心经。既益气补中,又缓急止痛、缓和药性,还祛痰止咳、解毒。蜜炙平而偏温,补气缓急力强;生用平而偏凉,能泻火解毒。
九、功效
益气补中,祛痰止咳,解毒,缓急止痛,缓和药性。
十、主治病证
(6) 调和诸药。
十一、配伍
甘草配白芍:甘草味甘,功能补气缓急;白芍酸收,功能养血柔肝。两药相合,缓急止痛力强,治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。
十二、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2~10g;或入丸散。泻火解毒宜生用,补气缓急宜炙用。
十三、使用注意
本品味甘,易助湿塞气,故湿盛中满者不宜服。反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、海藻,均忌同用。大剂量服用甘草,易引起浮肿,故不宜大量久服。
十四、药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