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芍药,中要材名。本品为马鞭草科观赏植物臭芍药的茎、叶。春夏季收获,晾干。特点主治为:散血散瘀,消水肿清血毒。治痈疽,疔疮,乳腺纤维炎,髋风湿关节炎,湿疹,牙齿疼,混合痔,脱肛。
臭八宝、大玫瑰、臭芙蓉、臭桐根、大花袍、矮童子、臭枫草、臭珠桐、臭黄根、臭茉莉、臭梧桐、臭灯桐、逢仙草。
马鞭草科植被臭花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.的带根全株或粗糙路上一些。
为叶落灌木丛,高1~二米;根色泽,横断面黄乳白色;小枝被柔毛。叶对生,有较长的柄,树叶纸版,阔椭圆形至阔卵状心形,长7~20里米,宽6~16里米,上方短尖,叶基心形,非核心有粗锯齿形至近全缘,正反两面均被柔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总花梗较短;花萼小,先端具齿5枚;花玫魂橘红色,花冠管苗条,裂片5枚,倒卵状匙形,伸展;雄蕊4枚,生喉部,与花冠管近等长,花柱伸到,略短于雄蕊。核果近圆柱状,黑蓝色,具宿存花萼。花开的时间5~12月。
癸未年沙漠、荒坡、沟边及林缘。分散于等等、上海、河南、宁夏、广东、安徽等地。
冬秀春暖花开时采摘,清除杂物,切段。
臭牡丹花根外面灰红咖啡色,纵沟纹分明的。茎呈圆柱体形,孔径3~12mm毫米。外层皮灰红咖啡色至灰咖啡色,具耸起的褶皱,皮孔分明的突起物,条状或纵向设计增加,节处常见分明的的叶柄痕,呈凹条状。质硬,难于拉断;立即切断扯面部红咖啡色,菲薄,木材部灰浅黄色,髓部暗红色,有质感。气微,味淡。叶多皱缩,制砂,纸书。完整性叶尖摊平后呈宽卵型,长9~19里米,宽6~15里米,上端渐尖,根颈截形或心形。外面棕咖啡色至棕红色,疏被短柔毛,下外面色稍淡,无毛或仅脉有着毛,根颈脉腋处常见红色伤疤状的腺状,非核心有锯齿形。叶柄黑咖啡色,长3~6里米,内弯,有纵褶皱。无臭,味淡。
性平,味道微苦、辛。归心经、胃经、肠道经。
祛风除潮,平肝潜阳,去除水肿解救。属清热解救利湿药下属单位定义的清热解救利湿解救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