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步是一种简单又方便的运动方式,很多人都喜欢。但你知道吗,只要在散步时加一点动作,就可以很好的保护骨骼,进而预防骨质酥松和骨折。
这样散步,预防骨质酥松
相比于跑步、打球等剧烈运动,散步既能让人动起来,也不会让人太辛苦,更适合现代人。
一般建议,每周应散步5次,每次约30分钟,前4天加入以下4个简单动作,最后1天照平时步伐走即可。
1间歇走
所谓间歇走,就是快走和正常走结合。在平时正常的走路速度中加入3~5次各2分钟的快走,每次快走完应该再按照正常速度走2分钟,稍微喘口气,如此循环。几个星期后,慢慢延长快走的时间。
需注意的是,刚开始练习应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快走时间。每次快走,速度要快得让你无法与他人对话。
2倒退走、横着走
要为骨头施加压力,还有一个安全且简单的方法:改变走路的方向。倒走时人体重心后移,减轻腰椎间盘压力;同时对腰背肌具有一定的锻炼
建议平时行走3~5分钟,再花30秒横着走或倒退走,重复这个模式。这是个趣味又方便的健骨方式。
3连续跳跃20下
特殊的跳跃方法,对骨头而言可谓一大福音。下次走路时,试试在手机上设定计时器或多留意手表,散步5~10分钟后,跳20下、休息30秒,继续散步、再跳跃,如此重复。跳跃之前,记得弯曲一下膝盖、转转双臂和肩膀,活动关节和肌肉,以免受伤。
4路程中添加楼梯或斜坡
我们还可以通过快步走高低、爬坡来锻炼骨骼。只要在散步的路线中找2~3个斜坡,或找附近学校或大型建筑物外的楼梯,花个2分钟走上、走下,这样锻炼效果会更好。
散步3误区,千万别犯!
散步除了可以加点料,还应该远离一些误区,不然运动不成反伤身。
1盲目追求1万步
自从有了步数打卡之后,很多人每天恨不得走上一万步、两万步,但走路过多,易对膝盖产生损伤,时间久了,还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。
建议:正常人每天一般走6000步左右,走路强度大小以个人感觉为主,不出现大汗淋漓、气喘吁吁为宜。
2背着手散步
背着手散步不仅无法充分活动身体,起不到放松的作用,还可能导致身体平衡失调,遇到坑洼路面或突发状况时,来不及平衡身体,以至摔倒。
同理,抱胸、揣兜亦然。这方面,中老年人应尤为注意。
正确的散步姿势:
双目平视前方,头微昂,口微闭;
颈正直,胸部自然前上挺,腰部挺直,收小腹,臀部略向后突;
双臂自然下垂,双上臂自然摆动,摆幅30度左右,前摆时肘微屈;
下肢举步有力,膝关节勿过于弯曲,大腿不宜抬得过高;
步幅因人而异,一般平步为90厘米左右;
行走时,勿上下颤动和左右摇摆。
3饭后急着散步
饭后的消化过程,会让消化道血流量增加,使心、脑等重要器官血供减少。若此时走路运动,会影响消化,长期以往,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建议:刚吃完饭,最好先静坐10分钟;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高血压等疾病患者,最好将休息时间延长至半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