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了,多喝水;
痛经了,多喝水;
心情不好,喝口水冷静一下……
喝水千般好,但要喝对才养生。比如,喝水时,不要做这下面10件事——
1.不要等渴了再喝水
喝水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,一旦出现口渴,说明体内已经缺水了。
但要提醒的是,不渴并不意味着体内不需要水,尤其是中老年人,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,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,机体更容易出现异状。譬如,消化液分泌减少,以致便秘;血液变得黏稠,从而诱发心血管意外。
因此,定时补水很重要,切莫等渴了再喝水。
2.不要拘泥于“8杯水”
每次看到“每天喝8杯水”的说法,养生君都很纳闷:这指的是多大的杯子呀?
其实,一天饮水量的多少与年龄、性别、体重、职业、季节、运动量、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。
一般情况下,正常成人每天生理需水约3000毫升,通过饭、菜、汤、水果摄入约1000毫升,其余要靠喝水来补充,也就是说,成人平均每天大约需喝2000毫升水。
男性、身体肥胖者、运动量大、出汗多等情况下,需要增加水量。
具体喝几杯,则视乎杯子有多大,并非要拘泥于“8杯水”。
3.不要喝超过65摄氏度的水
日前,世界卫生组织(WHO)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,再次发布最新报告警告:饮用65摄氏度以上的热饮,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。
报告指出,人们如果习惯饮非常热的水、咖啡或茶,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会随之提升。而这里的“非常热”,是指超过65摄氏度的任何饮料。
4.不要害怕“隔夜水”“千滚水”
很多人说“隔夜水”“千滚水”致癌,理由都是亚硝酸盐含量多。但有句话说得好:“抛开剂量谈毒性,都是耍流氓!”
一般的“隔夜水”,以及反复加热的“千滚水”,并不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。有一个直观的对比:即使加热次数过百,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不及一根火腿肠。
5.不要迷恋“碱性水”
“碱性水”,最常见的是苏打水了。
“酸碱体质”只是商家的赚钱噱头,“碱性水能改变酸性体质”这个说法早就被“央视3·15晚会”辟谣了。正解是,通过食物和喝水这些外界因素,是不会改变身体pH值的。
6.感冒了,不要盲目多喝水
感冒时适当多喝水,主要目的是防治脱水、避免退烧药损伤肝肾,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。
临床发现,不少病患由于大量喝水,反而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,引起低钠、低钾血症,继而出现恶心、呕吐、头痛,甚至昏迷等症状。
因此,感冒时应适当喝水,而不是大量喝水、越多越好。
7.不信“晨起1杯淡盐水能排毒”
坊间常有排毒一说,其中所谓的“毒”,不过是人体正常的代谢产物,如宿便、自由基、尿酸、肌酐、胆固醇等,而并非真正的中毒。很多时候,“排毒”无非是商家营销的噱头罢了。
人体本无毒,又谈何排毒呢?故“晨起1杯淡盐水能排毒”实属忽悠。
再则,晨起时,人体血液处于浓缩状态,摄入盐水或使血液浓度升高,反而可能引起身体不适。
尤其是有“三高”、心脑血管疾病、肾功能异常的人,更不推荐喝。晨起最建议喝的是温开水。
8.不要忽略喝水的杯子
养生君给大家推荐的是普通玻璃杯。普通玻璃主要由二氧化硅制成,其化学性质稳定,而且玻璃表面光滑,容易清洗,所以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、最安全的。
▲5类杯子,使用有讲究
1.纸杯:别选太白的。此类纸杯可能加入了可致癌的荧光增白剂。
2.搪瓷杯:出现裂纹果断淘汰。否则可能析出有害物质。
3.陶瓷杯:不要选五颜六色的。颜料中可能含铅等有毒重金属元素。
4.塑料杯:选择食用级塑料杯。
5.不锈钢杯:不要装酸性饮品。不锈钢杯装果汁、咖啡、碳酸饮料等,容易析出重金属物质。
9.不要在保温杯装4种水
❶ 果汁、碳酸饮料
某些保温杯采用的是高锰低镍钢内胆,其耐腐蚀性差,在酸性介质中重金属易析出。
❷ 牛奶
保温杯存放牛奶易致微生物迅速繁殖,导致腐败,引起胃肠不适。另外,牛奶在高温环境下,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被破坏。
❸ 茶
茶叶在保温杯高温、恒温的条件下易发酵,维生素被大量破坏,芳香油挥发,单宁酸、茶碱大量浸出,不但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,还会使茶味苦涩,有害物质增多。
❹ 中药
煎好的中药中溶解了大量酸性物质,可与保温杯内壁所含化学物质反应,并溶解到汤药里。
10.不要忘了清洁饮水机
我们打开饮水机龙头取水时,常听到“咕噜咕噜”之声,这是空气在不断进入桶中。
空气中有很多灰尘和微生物,这些物质被带入桶中,会使水体发生污染。而残留在饮水机内的积水也会产生细菌,越积越多,人饮水后便容易惹病上身。
所以,饮水机应当定时进行清洗,至少每两个月彻底清洗一次,最好是每月洗一次。
▲饮水机的清洗方法
1.切断饮水机电源,拿掉空水桶。先用中性洗洁精清洁机身表面,再用干布或酒精棉球清洗进水口、龙头、积水托盘等部位。
2.打开饮水机后排污管以及所有饮水开关,放空剩水。
3.用干净布擦洗掉储水槽上的白色水垢。
4.在储水槽里灌满净水,放入消毒药片,泡15~30分钟。
5.打开饮水机的所有开关,排净消毒液。
6.继续灌入开水或桶装水,连续冲洗饮水机的整个腔体,再打开所有开关,排净冲洗液体。反复几次,直至放出的水没有消毒水气味。